当前农村垃圾治理的六个问题谷林:当前农村垃圾处理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谷林
去年3月,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由城市向农村转移。11月,住建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为农村垃圾治理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促进了部门协调。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利用春节返乡假期,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了近距离观察和初步思考,与大家交流。
现在,很多村都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清运工作。笔者老家,村里的主街道上,每一个路段都放置有一个可装卸的大垃圾箱,供大家将每日的垃圾倾倒其中。村外西边,修建了一个垃圾填埋场。村里也配备了两名专门的垃圾清扫人员,及1名清运人员。清扫人员会定期对村里卫生进行打扫。每隔两三天,清洁员会开着垃圾车,将大垃圾箱拖运至运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曾经大家院后屋前的以及地边路头的大小粪堆也几乎绝迹。有些养殖专业户,盖起了专业化的养殖厂,畜禽粪便进行专门处理,也基本影响不到村里的居民。
笔者老家属于武功县,据笔者从县网站和相关报道了解,自2013年开始,武功开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三年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共建设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6个、沼气池25个,发放垃圾桶26449个、垃圾箱250个、垃圾车38辆、人力垃圾清运车172辆、宣传资料20000余份。全县基本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处理模式并先后出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长效运行机制》等政策文件,农村环境大为提升。
当前农村垃圾治理的几个问题
1、 虽然很多农村垃圾实现了集中收集和清运,但主要采取简易填埋方式。据上文所述,三年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县里共建设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6个。而在简易填埋之外呢?据对周边村的了解和相关报道,更多的乡村都采取挖个大土坑直接倾倒填埋的方式。对此,了解垃圾处理的人都知道,相比标准化集中焚烧等,填埋的垃圾本身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垃圾里潜伏着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后续潜在危害较大。而且资源的利用化程度低。水木湛清(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皓介绍,国家没有简易填埋场概念,要是填埋,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需要做好防渗,以及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等工作。简易填埋更加简陋,危害更大。这样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否还有必要被鼓励使用值得探讨。
2、 民众环保意思薄弱、垃圾随处焚烧现象普遍。就地焚烧,一则因为可以实现垃圾快速减量,节省收集和清运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投入成本;二则或许因为焚烧方便快捷,在大家环保意识不够深入地时候,也许心念一动,打火机随手一摁或火柴轻轻一划,就烧起来、烧没了。大家却并不知道焚烧与二噁英的关系,以及对空气污染的负面效果,环保知识不足、意识不强。垃圾就地焚烧,在当前农村的很多地方都是普遍现象,笔者的家乡也不能幸免。春节期间,在笔者走亲访友过程中,就在自己村里、别的村子、镇上、县城等多处发现了垃圾就地焚烧现象。
3、 垃圾治理经费不足,各种机制有待完善。相比很多城市垃圾治理投资不足,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更是个难题。据了解,当前的农村垃圾治理费用,主要由县镇支出,进行全额补贴。很多地方农村垃圾处理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特别是保洁员工资和转运、收贮、分拣等费用,没有长效机制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验收完毕后,条件差、偏僻的乡村没有能力保证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整体投入断流。
2014年《南方日报》一篇报道里,广东紫金县腊石村村委书记叶进科给记者算了一笔“垃圾治理”的开支账------收入:5500人(常驻人口)×7元(县补助资金和镇补助资金)=38500元,支出: 4500元(保洁员、运输员费用,含车辆油费及维修费)×12月=54000元,社保费两人每年约1500元,垃圾桶及清扫设备每年约21000元,支出费用合计约76500元。一个村每年的资金缺口是38000元。2013年9月,广东省住建厅抽样测算,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费用情况:乳源县费用缺口为1802万元/年,兴宁市费用缺口为4174万元/年,德庆县费用缺口为2899万元/年,罗定市费用缺口为5711万元/年。经济发达省份尚且如此,对于像作者家乡这样的西部农村不发达县镇,资金问题可想而知。笔者村里的清运人员就向笔者介绍,其每年3000元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希望能想办法帮其呼吁下。
4、 缺少分类,垃圾资源再利用效果低。在以前的乡村,农村垃圾主要就是厨余垃圾和畜禽及人类粪便。很多人家里的厨余垃圾和剩菜剩饭等一般都会和动物粪便一起做沤粪之用。作物秸秆一般都被用做能源进行烧火,或部分用作堆肥。现在农村垃圾开始城市化,除了上述之外,废塑料、纸盒等其他包装物或金属、陶瓷制品废物明显增多。现在家庭里动物粪便减少,厨余垃圾和剩菜剩饭等有机垃圾都会和一般的生活垃圾一起收集、收运,然后进行填埋。即使有些可以被回收的废塑料、纸盒等其他包装物或金属制品等,也因为没有专业的回收队伍和回收机构,通常会同厨余垃圾一样混入普通的生活垃圾内进行填埋。另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农药瓶等废弃物,都会形成新的处理难题。
5、 垃圾数量增长迅猛,垃圾源头减量迫在眉睫。去年就有媒体报道,一个1500人左右的村子,每月产生垃圾近百吨,与3年前相比,增加3倍以上。而这正是当前农村垃圾生产的写照,很多乡村同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迅猛增加。以笔者村镇为例,原规划使用8年的垃圾填埋场,现在三年不到,已经使用大半。村里负责垃圾收运的管理员对笔者感慨:“以前也没想到现在的人每月可以产生这么多垃圾。估计再过三年,咱那垃圾场就要被倒满了。”面对这样的速度,光靠增加建设,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而需要重视源头减量,但目前农村的垃圾分类几乎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