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老式垃圾车将淘汰 繁华路段单位厕所应对外开放
昨天上午,市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近出炉的《扬州市中心城区环卫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情况。该规划经专家论证后经市规委会审查通过,2016年10月31日经市政府正式批复。
垃圾排放持续增长,每天人均丢近2斤垃圾。2010-2014年市区垃圾产量 平均每年增加3万多吨, 日均产量约1700吨。 七八月份垃圾产量达全年最高峰, 人均垃圾产量周边乡镇增速20%。
2013年市区人均日产垃圾量0.67公斤,中心城区为0.86公斤,周边乡镇0.41公斤。 人均产量中等偏下,低于苏南地区 。扬州现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焚烧 卫生填埋。泰达焚烧厂处理市区、仪征和江都部分垃圾,垃圾量达到1550吨/日。 泰达二期年底建成,总处理量达1610吨/日。明年年初江都区250吨/日运往泰达焚烧焚烧处理超负荷状态烧不完情况下进行填埋。市区规划建设7座中型中转站,古城区大力推广垃圾直运。2030年前,市区规划建设7座中型垃圾中转站,到2020年规划建设5座:
1、丁魏转运站(已经建成)
2、广陵转运站(即将开工)
3、杭集转运站(规划建设)
4、邗江汊河转运站(规划建设)
5、开发区转运站(规划建设)
6、江都填埋场北转运站(控规预留)
7、大桥转运站(总规预留)
到2030年,规划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站55座其中改造37座,新建18座
在公共区域设置独立占地多个地块共同使用转运规模小于50吨/日
主要服务区域包括道路及时清扫的垃圾背街小巷、沿街小商铺无物业小区、老城区、城中村等明清古城大力推广垃圾直运,逐步淘汰原老式垃圾清运车,解决好“跑冒滴漏”问题,提高流动车收集比例。对明清古城垃圾收运模式升级“点车直运”:先由物业将垃圾收集到收集点,环卫工人利用运输车辆收集;“车车直运”:用小吨位垃圾运输密封车选择合适接驳点与大吨位运输密封车对接。
机关单位等公厕对外开放 编制扬州公厕分布电子地图
到2020年,市中心城区新增公厕221座,改造公厕282座到2030年,新增公厕394座,改造公厕106座。应适当增加女厕面积和厕位。厕所男厕位与女厕位比例宜为1:1-2:3,独立式公共厕所宜为 1:1,商业区域内公共厕所宜为2:3,繁华道路及人流量较高地区单位内厕所应向路人开放。公交场站、火车站商业设施、文体娱乐设施公园、金融电信营业网点加油站、机关单位等公共场所公厕对外免费开放。编制扬州市公厕分布电子地图,开发公共厕所电子查询系统供手机用户查询并实现导航。